《捕风追影》导演杨子:“笨功夫”成就电影最宝贵的质感

《捕风追影》导演杨子:“笨功夫”成就电影最宝贵的质感

hyde1088 2025-08-24 装修装饰 3 次浏览 0个评论

8月23日,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在长春国际影都举行。论坛旨在聚集新力量电影人、行业代表和各地方电影管理者,深入探讨电影业的变化趋势和历史机遇,形成行业共识,为中国电影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做好思想动员与精神准备。

论坛现场空镜

今年暑期档警匪动作大片《捕风追影》自8月16日上映以来,不仅豆瓣评分稳步攀升至8.1分,稳居近十年国产同类型影片榜首,票房更是一路飙升,连续多日登顶票房日冠。与此相映,该片不仅让近年来深陷口碑泥潭的功夫巨星成龙打破“烂片魔咒”,让年近七旬的演技派明星梁家辉收获“打星”新身份,也让身居幕后的杨子导演,继十年前自编自导《喊·山》一举成名后,再度为业界所瞩目。

在23日上午论坛的首轮演讲环节,杨子以《在技术洪流中打捞人性锚点》为题,谈了自己对类型片传承与创新的看法。“今天我想借由我的新作《捕风追影》,分享一些关于在技术狂奔的时代,如何通过类型片创作‘守护现实沃土温度’的粗浅思考。”

《捕风追影》编剧、导演杨子

杨子提出首先是“传承”,在传统手艺的土壤里栽种新技能。“《捕风追影》改编自17年前的经典警匪片《跟踪》。选择它,并非为了简单的复刻,而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时代冲突:当AI、天眼系统、人脸识别已成为刑侦手段中不可或缺的主流技术助力,那些传统的、依赖人力的直觉与经验的传统刑侦手段是否就失去了价值?我们的答案是,没有。”

电影剧照

“恰恰是这种‘过时’,构成了本片最原始的戏剧张力。电影保留了原作的某些核心设定,并对当年的故事主题、情感与技法进行了重新解读。我们设计让成龙大哥饰演的退休警察黄德忠,一位掌握着老手艺的退休刑警重新出山,去对抗一个能技术反制的犯罪团伙——这不是怀旧,而是一次对专业精神的致敬。”

电影剧照

“这份传承,在戏外也同样发生。在片场,成龙大哥几十年如一日地敬业,他对每一个动作的亲力亲为、每一句台词的较真和反复打磨,本身就是在给我们所有年轻电影人上一堂最好的大师课。他不仅是在演戏,更是在用身体力行,向我们、向所有后辈电影人们传授着何为电影人的尊严、何为电影的匠心。”

电影剧照

“思考二,便是创新。为类型表达注入当代的人文思考。”在杨子看来,类型片是外壳,人文内核才是灵魂。“在塑造梁家辉先生饰演的反派傅隆生时,我们竭力避免将其脸谱化。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恶棍’,而是一个在极致环境下扭曲的悲剧人物。他有一个特殊的情感结构,身上带着一种矛盾感,他收养孤儿,渴望亲情却又无法正确地去爱,最终导致了‘子弑父,父弑子’的悲剧结局。”

“我们希望塑造一个属于华语电影的、有血有肉的反派。他的魅力不在于他有多坏,而在于他的复杂性,在他身上有着对人性幽暗处的探索,是我们希望在现有警匪类型框架下,努力实现的一点创新。同时,在动作设计上,我们坚持‘动作即台词’的理念。成龙大哥与家辉哥最后在茶社的生死搏杀,对白极为精简,这一刻,两个‘老江湖’之间的所有情绪、守护的执念、复仇的疯狂、时代的悲怆,都融在了他们的每一招、每一式当中。”

电影剧照

在发言的最后,杨子谈了自己对新力量的期待与呼吁。“技术浪潮奔涌向前,AI作图、虚拟制片等技术手段日新月异,但我们不能迷失在技术的奇观里,传统电影技艺应该是承载技术的基底,二者相辅相成才实为新力量的源泉。再高级的算法也算不出菜市场的烟火气,再精准的模型也模拟不出人情的微妙。我们的灵感,最终要来自脚下这片真实的土地。”

他也再次强调了要珍视手艺人精神。“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动作指导的设计,那种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笨功夫’才成就了电影最宝贵的质感。华语电影的未来,在于我们能否创造出既有国际类型片水准,又深深植根于我们文化土壤的作品。未来的中国电影是什么样子?答案不在别处,其实就在我们的故事里、剧本里、镜头里。”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捕风追影》导演杨子:“笨功夫”成就电影最宝贵的质感》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