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谈恋爱主打随缘?有时可能更需要破圈

年轻人谈恋爱主打随缘?有时可能更需要破圈

hyde1088 2025-08-29 装修奥秘 2 次浏览 0个评论

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描述当下年轻人对恋爱的态度,那被用的最多的可能是“随缘”。

近期,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关注城市青年婚育观的调查报告,发现56.4%的受访青年把恋爱心态归为“随缘不强求”。

年轻人看似中性的恋爱态度,又因社交圈不断被学业或工作压缩,而在事实上难遇有缘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茅倬彦教授团队分析发现,53.86%的大学生有恋爱经历,但处于恋爱状态的仅占26.5%,约25%的大学生既没有恋爱经历也没有恋爱意愿。

而在年轻人日常生活中愈发重要的兴趣圈层,如二次元圈、汉服圈等,不仅成为年轻人的精神寄托地,也在恋爱这件事上发挥了难以被忽视的影响。

长期关注婚姻与家庭转变的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李婷的团队在7月下旬发表的一篇研究中发现,不同兴趣圈层“对个体的恋爱意愿产生替代或促进的作用”。

年轻人谈恋爱主打随缘?有时可能更需要破圈

兴趣圈子,在影响年轻人谈恋爱

虽然该研究基于学术表达传统将这些圈子描述为亚文化圈层,但李婷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提到,“对于年轻人而言,如今这些圈子早已不是什么小众爱好”。在女生群体中,参与美妆圈的比例达到34.50%,而男生参与的电竞圈比例更高,有46.13%。

哪怕是参与比例略逊一筹的动漫圈——男生21.98%和女生13.40%——也已掀起了巨大的浪潮。产业链价值突破千亿的“谷子经济”热,正是近年来热爱二次元动漫的Z世代(95后、00后)在步入社会后用真金白银捧起来的。

年轻人谈恋爱主打随缘?有时可能更需要破圈

图注:不管聊什么主题,随着每日AI使用时长增加,使用者的孤独感和对AI的依赖都在增强。来源:HOW AI AND HUMAN BEHAVIORS SHAPE PSYCHOSOCIAL EFFECTS OF CHATBOT USE: A LONGITUDIN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尽管该项研究揭示了AI对现实社交的挤出效应,但这是否意味着AI将很快成为主流的恋爱选项?情况可能会更为复杂。目前,将AI伴侣视为恋爱对象的,在年轻人中还很少。 李婷对澎湃新闻表示:“目前社会对AI的角色定位仍是‘辅助工具或宠物’,而非正式的恋爱伴侣。”民调机构YouGov的调查也显示:美国超七成单身Z世代表示不接受AI恋爱。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李婷认为,兴趣圈层与AI陪伴存在本质区别:前者连接的对象是真人,能提供真实的社会支持,后者则缺少了这种至关重要的社会性连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AI陪伴对恋爱的挤出效应可能不如兴趣圈层。

至于年轻人是否会随着年龄渐长,而逐渐从虚拟圈子回到并不那么完满的现实中,李婷基于自己过往田野调查时观察到的现象说:“未婚的年轻人到了一定年纪以后,会产生明显的分化:其中多数人会因为周围同龄人纷纷结婚生子而感到焦虑,进而做出改变。但也有一部分人依然会保持独处习惯,现代社会为一个人生活提供了保底机制。”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年轻人谈恋爱主打随缘?有时可能更需要破圈》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